辩经源于印度,是早期宗教派系显示实力的方式之一。之后传入西藏,成为藏传佛教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,是僧人必学习的一门功课。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,辩经采用一问一答,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。一般来说,站立的是发问者,答辩者席地而坐。在辩论过程中,被提问者只可回答,无反问机会。辩经强调论理论据,考验僧人对经文的熟练和理解程度、逻辑性和反应能力,僧人的水平如何一辩即见分晓,辩论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立即向老师讨教。
辩经多数在寺院内空旷之地、树阴下进行。 |
在辩经过程中,可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展示;有鼓掌助威的,舞动念珠的、拉袍撩衣的,来回踱步等。我听不懂藏语,叽叽咕咕的,不晓得他们在讨论些什麽问题,或答辩人如何展现自己的才智。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动作,好像在骂人似的。
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。二手相击,有三层正意: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,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;二为掌声代表无常,一切都稍纵即逝;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,趋走你的恶念。 |
来色拉寺不为别的,就为了感受辩经。 |
辩经是喇嘛提升佛学学位的唯一途径,只有通过色拉寺的辩经考问,才有资格参加拉萨大昭寺传统的传召大法会,进而考取佛学最高学位-格西(博士),成为高僧。不是辩经高手将无缘担当寺院的高级职务。 |
上面的照片是在色拉寺拍的。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拉萨三大寺之一,色拉寺的辩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当我迈进辩经场时,院子中央全是喇嘛,外面围着一圈的游客。大伙都拿着长枪短炮纷纷对准正在辩经的喇嘛,拍呀拍呀的。游客来回走动,喇嘛们专心自己的辩论,大家好像互不相干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